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好评湘西”】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力”
2023-10-17 11:12:55          来源: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彭雯          浏览量:4628

通讯员 彭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培育畜牧水产科技队伍和推进畜牧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驱动力”。

坚持科技为本,加强创新意识。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依靠科技,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牢牢把握发展先机至关重要。勇攀科技高峰、攻破创新难关,需要更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制度作保障,如若继续延续高能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等传统发展模式,必然会束缚创新型发展步伐,违背新发展理念,就不可能及时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发挥好科技推动力,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引进、培育畜牧水产高科技人才,健全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激活科技创新“驱动力”。

搭建产业平台,健全创新机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科技能够在未知领域、前沿行业等方面大显身手、施展才华,贵在建立健全更能激发创新潜能的工作机制,为科技创新发挥更加广阔、提供国际一流的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要持续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坚持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推动重点项目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挂帅出征,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用武之地。当然,科技创新总是艰难的、曲折的,创新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对科技创新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应当建立健全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切实营造更加宽松、更能催人奋进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人才更好地挖掘自身科技潜力,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树牢实绩导向,优化创新环境。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有什么样的工作导向,就会涵养什么样的干事创业环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重在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基本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切实把创新实绩导向立起来,让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科技在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贡献,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持续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以创新能力、创新实绩、创新贡献等为根本评价标准,让更多战略科技、一流科技的社会价值能够得到深入挖掘,切实凝聚创新合力,形成并实施有利于潜心研究科技和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以实绩导向引领主动创新、大胆创新。

注重关怀激励,激发创新活力。要激活科技创新“内动力”,既要用伟大的事业感召人、引领人、激励人,也要充分关怀激励人才,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要把创新成果与薪酬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综合能力强、实际贡献大、创新价值高的人才,有更高的价值认同和薪酬保障,激发人才研发科技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优化人才表彰关怀制度,既要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也要常态化联系服务人才,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排除后顾之忧,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让事业激励人才,让科技成就事业。

千秋基业,科技为本。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管科技原则,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引导广大人才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编:朱柯源

一审:朱柯源

二审:刘寒蓉

三审:向波

来源: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